人文与艺术分院
学院新闻

非遗名师朱辛伟莅临我院传扎染技艺--赋能我院专业建设与文化传承

时间 : [2025-10-13]浏览次数 : 文设作者 :

金秋十月,校园里的桂香还未散尽,传统技艺的雅韵已悄然浸润。10月10日,从事纺染领域探索四十余载的中国美术学院扎染艺术家朱辛伟教授,带着对扎染艺术的深厚情怀应邀莅临我院,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非遗传承与创新——谈探索扎染新世界》的精彩讲座。

朱教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便与扎染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我国首先运用传统扎染表现现代艺术思想与形式的开拓者。1989年,他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扎染专题作品展,让这门古老技艺走进更多人视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1996年起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专业期间,他更亲手创建丝网印、梭织、扎蜡染、手绘等多个工作室,为技艺传承搭建起坚实平台。

讲座中,朱辛伟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梳理扎染技艺的历史脉络,从古老的防染智慧讲到现代的创作表达,细致解读其文化内涵与核心技艺要点。他尤其注重分享当代语境下扎染技艺的创新性发展方向,强调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中的创新”,鼓励青年学子打破思维局限,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与热情,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与朱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讲座结束后,朱教授将理论课堂搬到实践操作台,还巧妙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从图案设计时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创意,到捆扎时如何通过力度控制呈现独特纹理,再到浸染时如何调配色彩实现理想效果,他全程手把手细致示范、耐心讲解。同学们围在操作台旁,亲手拿起白布、棉线,一步步体验创作过程,当素净的布料在染料中渐渐晕开色彩,当解开棉线的瞬间露出惊喜的纹理,大家真切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与匠人精神,在实践中实现了知识学习、技能提升与文化认同的有机融合,让课程思政真正落地生根。

实践环节之余,在副院长高扬、服装系主任张一舟及学科带头人阮诺男老师的共同主持下,朱辛伟教授与服装专业全体教师举行学科建设交流会。会上,朱辛伟教授认真听取了我院在学科建设、科研进展与未来规划方面的汇报,对我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认。围绕学科未来发展,他重点就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有机接轨、凝练专业特色与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关键议题,与在场教师展开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系列富有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此次扎染培训系列活动,不仅为我院师生搭建了与行业名师面对面学习的珍贵平台,有效拓宽了师生的专业视野与学术思路,更以实践教学为纽带,植根“本土时尚文化”、赋能“数智时尚技术”、创新“非遗活化设计”,为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活动点燃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创新的责任感。这正是我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文化传承、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生动实践。

图文:白璐

审核:高扬、张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