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艺术分院
学院新闻

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走进嘉兴开展课程考察活动

时间 : [2023-05-19]浏览次数 : 文设作者 :

 

5月16日,在李香珠老师和胡波老师的带领下,《文学专题研讨》课程近70名学生前往嘉兴进行为期一天的课程考察活动。

早上8:30,我们从学校出发,前往嘉兴南湖区。在研学之前,我们就搜索了许多资料,并在课程群内各自分享小组的收获,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做了充分的准备。

 

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是党的根脉,沿路风景秀丽,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到了南湖景区,部分同学在胡波老师的带领下购票前往湖心亭参观“中共一大”纪念船。得名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楼也位于湖心亭上,古朴雅致,颇有江南的诗情画意。 

登上烟雨楼,我们眺望南湖壮丽风光,一边感受学习党的红船精神,一边欣赏江南婉约秀丽之美。随后,我们与大部队汇合前往了“南湖革命纪念馆”。

 

经过严格的安检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闭幕而建造的一座革命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红船,在它的左侧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下面写着入党誓词,再往上看是一个巨大的党徽,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展厅内,“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再到党在重大历史时刻的关键抉择,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跨越,最终迈向世界引领未来的新时代大国气象……

 

参观完南湖革命纪念馆,早上的行程就结束了,我们来到嘉兴有名的月河老街,月河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现存的房屋多为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清末民初建筑。石桥通巷、轮廓优美、色彩淡雅,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之景,石板路意境优美,店铺临河而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勾勒出江南特有的风土人情。民居依水造势,古街深巷纵横交错,小河、古桥、狭弄等还原了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延续了江南水乡街、巷、市、埠的传统商贸特色。

在这里,我们随便走走逛逛,体会老街的历史文化,或者选择在湖边坐坐,品味着月河投射出的旧时嘉兴“江南府城”的繁华。

下午,我们首先到了“嘉兴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位于南湖区海盐塘路。

 

嘉兴文化源头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后来又经过公元前4000-3100年的崧泽文化,再到公元前3300-2000年著名的良渚文化,形成了嘉兴本地灿烂的史前文化。馆内藏品十分丰富,涵盖了饮食器具、铜器、竹木器、武器、织品等诸多类保存完好的稀世奇珍。

 

其中的“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这一展馆令同学们印象十分深刻,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个展馆,我们对于嘉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禁对现在的嘉兴又多了几分别样的感觉。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无法一一细细品味,同学们都说以后还要自己再来一次,好好地、慢慢地看。离开博物馆,我们驱车前往位于王店镇的“一代文宗”朱彝尊的“竹垞故居”,看看他的曝书亭。

 

 朱彝尊,明末清初嘉兴人,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兼工诗词文。作为清代著名的“浙西词派”创始人,词风婉约、精工隽永;其古体诗气势恢宏,颇类李白,近体诗则多有杜甫风格。到达朱彝尊故居,门口上方匾额刻着“竹垞故居”四字,“竹垞”是朱彝尊的号。故居以“竹垞故居”名,但因朱彝尊《曝书亭集》一书而以“曝书亭”称闻于世。《曝书亭集》是由多种文体作品汇编,诗文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竹垞故居内陈设雅致,清幽的长亭,弯弯曲曲的小桥,郁郁葱葱的竹木,体现出质朴典雅、错落有致的江南庭院布局风格。正如先生的号一样,院内多种竹子,显示出主人对竹的喜爱。故居内多陈设狮子石墩,形态各异,生动多姿。进门往右走,是“潜采堂”,是朱彝尊的藏书之处。院子中间,有亭翼然,就是著名的“曝书亭”。亭子的石柱上,刻有汪楫书、阮元摹作的楹联:“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另有朱彝尊词作《百字令》及清代名人雅士所题诗词。为了防止文物遭到腐蚀、损坏,石柱外周围有玻璃罩。绕着院子悠闲走上一圈,再走过曲折的水上回廊,我们就结束了竹垞故居的行程,也结束了这一天的研学之旅。

 

下午四点半,我们准时抵达学校,充实而又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结束了。优秀的文化总是很迷人!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会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地学习,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历史,提高自己的素养。至此,20级汉语言文学《文学专题研讨》课程考察活动圆满结束!